《中国财政》发表: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财政改革

2024-06-13 0


2024年,作为资产大管家,财政部在数据要素领域,接连出台关键政策,推动企业数据入表、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深入研究公共数据相关应用案例和标准,积极推进国家数据要素的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

三中全会明确我国未来的发展重点,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的发展未来将是以科技技术、数据要素、未来产业为核心产业的经济重点。这也需要我国各部门要与时俱进,跟上国家发展趋势,改革相应的政策、体制和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创造卓越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在财政方面,我国各地政府过往,长期依靠“土地财政”的财政机制,也已经无法支撑地方城市的运作和发展。财政重点,亟需转向数字经济,转向数据要素。

 

数据财政,大势来矣。

 

如何深刻认知新质生产力和数据财政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数据财政体系,公共数据运营产业联盟推荐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6月在财政部主管的《中国财政》刊物发表的《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财政改革》。

 

文章的主要观点包括:

 

1.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牛鼻子

l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对我国未来生产力发展具有牵引驱动作用的矛盾主要方面的精准把握,也是结合我国国情作出的判断。

l在我国经济体量增加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2. 财政应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

l财政运行必须因时而变、乘势而上,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据财政是核心和关键部分。

l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和财政支出刚性存在,财政向数据财政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和产业将占据未来财政支持发展的主体地位。

 

3. 数据财政运行的机理分析:

l增收方面: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政府部门积累的公用事业数据将带来新的收益,如充电桩、停车场的布局优化,能源生产、进口、供给和配置的精准导航等,同时相关资产可带来稳定现金流,助力财政转型。

l节支方面:交通大数据和供暖季远程室温感应系统等可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财政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可节约市场主体成本,防止骗取财政补贴,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加强财会监督。

l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财政积极转变,以适应其特征属性,这有助于地方财政走出收支压力窘境,也是财政改革迎接挑战和机遇的举措。

 

如想了解更全面的文章内容,进入《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财政改革》专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