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9 元!福州某医院 “颅脑 MRI 影像数据资产” 交易,开启医疗数据市场化新程
近日,福州市长乐区医院完成基于全过程管理的医疗数据资产交易,“颅脑MRI影像数据资产”以9759元成交并纳入国库集中收缴,标志着医疗数据要素市场化进入新阶段。
这一事件与北京、长春、西安等地的实践共同勾勒出医疗数据资产化的全景图,其背后不仅涉及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重构,更关乎医疗产业生态的深层变革。 医疗数据资产化的核心在于将沉淀于医疗机构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流通、可交易的“数据资产”。 24年6月,位于长春新区的吉林森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自然手术写法与ICS-9-CM-3标准手术编码映射数据库”完成数据资产入表,成为吉林省首例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案例。 这一知识图谱数据库不仅推动手术标准化,还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智能化应用支持,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2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合作,在确保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完成了北京市首笔公立医院数据交易,交易的数据来自该院2500多例完成颈动脉支架手术的病例,内容包括疾病信息、检验检查结果、医学影像、治疗数据等。 陕西西安的探索则更具商业化特征,将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等健康数据资产包,在苏州数据交易所挂牌后迅速获得药企认购。通过“一数一密一权证”机制,百万级临床数据转化为结构化资产,为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支撑,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这些案例表明,医疗数据资产化已突破单一场景应用,形成从数据治理到价值变现的完整链条。 本次福州新区的实践则更加凸显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医疗数据从盘点、脱敏、定价到交易的每个环节均实现标准化操作,更是将交易收入纳入国库集中收缴。政务云内搭建的“可信数据空间”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AI模型训练产生的智能算法通过交付服务商实现价值转化,这一模式既破解了数据隐私保护难题,又构建起覆盖261家公立医院的省级医疗数据资源池,预计2025年10月将汇聚超2000亿条数据,为跨机构协作奠定基础。这种“技术+制度”的双轮驱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END
来源:数据交易网 声明: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出现版权问题,请在后台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