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影像数据
截止时间:2025-12-31 14:06:26
数据采购需求
面议
需求截止时间 2025-12-31 14:06:26
一、疾病/异常
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下隆起、胃部未见异常、食管炎、食管癌、食管黏膜下隆起、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黏膜下隆起,具体见附件。

二、例数:见附件

三、影像数据
1. 数据标准:
(1) 原始胃镜动态视频(完整记录从食管至十二指肠的检查过程),或从中截取的高质量静态图像序列(DICOM或同等清晰度格式)。
(2) 若为静态图像,每个病例的有效图片数量应不少于40张,需全面覆盖上消化道主要解剖部位(食管、贲门、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以及发现的任何病灶的不同角度与模式(白光、特殊光NBI)。
2. 数据排除标准:
为确保数据质量与可用性,以下情况的数据应予以排除:
(1) 完整性不足:缺少内镜诊断报告,或静态图像数量少于40张且无法提供完整视频的病例。
(2) 解剖结构异常:有胃部全切或部分切除手术史的病例,因其解剖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不利于模型学习标准解剖下的病变特征。
(3) 质量不合格:影像质量差,存在严重模糊、伪影、视野不清或病灶遮挡,影响诊断判断的病例。
3. 标注与标签要求
标注与标签明确疾病类型,应提供病灶区域的边界框或像素级分割掩码,特别是在静态图像上。

四、报告
1. 胃镜检测报告:
(1) 病灶信息:精确解剖位置、大小、形态(如息肉、溃疡、隆起、凹陷)、表面结构、边界、质地等。
(2) 内镜诊断:对病变的初步判断(如慢性胃炎、胃溃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怀疑、早癌等)。
2. 病理报告(如有):病理报告需明确病理类型(如慢性炎、萎缩、肠化、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癌等)、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如有)等关键信息。

五、数据多样性要求
1. 数据来源应具有广泛性,尽量来源于多中心、多品牌内镜设备(如奥林巴斯、富士等)。
2. 病例需涵盖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段的患者,并包含上消化道各类常见病、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确保数据具备临床代表性。
3. 应包含不同病程阶段的病例(从正常黏膜、炎症、癌前病变到早癌、进展期癌)。

六、脱敏要求
必须对数据进行彻底脱敏处理,去除所有可直接或间接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仅保留与医学研究相关的参数与标签。
需求场景:AI模型
其他说明材料:附件下载